電子顯微鏡的發(fā)展史及分辨能力
德國的克諾爾跟魯斯卡、在一九三一年的時候采用冷陰極放電電子源跟三個電子透
鏡所改裝制造成了一臺高壓示波器、因此獲得了能夠放大幾十倍的圖像、并奠定了
電子顯微鏡放大成像的這一說法、在一九三二年、通過魯斯卡的不斷提升、改進、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竟然可以達到了50nm、超越當時光學顯微鏡分辨本領(lǐng)的十倍
、從此電子顯微鏡很受到人們的青睞。
電子顯微鏡可以分辨相鄰兩個點之間的小距離。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透射式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大約在0.3納米、而現(xiàn)在的電子顯微鏡的大的放大倍率竟然能夠
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發(fā)放大倍率大約只在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
鏡可以能夠直接的觀測到一些金屬的原子跟晶體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后一篇文章:金相顯微鏡的主要裝置及具有哪些優(yōu)點 »前一篇文章:« 是由誰在什么時期發(fā)明了顯微鏡CCD數(shù)碼成像
tags:顯微鏡百科,生物顯微鏡,精密儀器,
本頁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wz/1490.html轉(zhuǎn)載注明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http://www.xianweijing.org/
版權(quán)申明:Copyright2012- 2015 禁止拷貝復(fù)制本站的文字和圖片,本站所有版權(quán)由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所有- 生物顯微鏡專賣-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百度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