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光束干涉法測得黑色蝕抗所描出的滑動痕跡
位錯蝕抗往往保持六方形,取向的那些蝕抗有時會顯露出細小的二次邊緣,特別是長時間腐蝕之后。位錯密度生長良好的晶體中的蝕抗位錯密度通常是很低的,要極端情況下,位錯密度可能是1-10個厘米,在其他情況下,由于范性形變可能多至10厘米,大多數(shù)蝕抗都與卷線無關,并且呈現(xiàn)出直線的排列,因此它們很可能是由于變形的結果。 然而,x 射線衍射法表明,許多位錯存在于C 面內(nèi),C 面內(nèi)的位錯密度變動于0 到10厘米之間,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0.1 厘米那樣大的面積都沒有任何位錯,因為蝕抗功或生長卷線都不能顯露C面內(nèi)的位錯,所以這兩種實驗方法只是補充的方法。 從蝕抗圖譜測定滑動要素角錐滑動面由下述方法測定,仔細觀察照片下部黑色蝕抗所描出的滑動痕跡,就可以看出這條蝕抗線是稍微彎曲的,因為在這一晶面上同時形成的其他滑動痕跡都是完全直的,因此可以這樣假定,即攀移沒有發(fā)生,并且觀察到的彎曲是因為高表面梯階存在產(chǎn)生了表面彎曲的結果,這種高表面梯階可以看得很清楚,若滑動面不垂直于觀察面,則滑動痕跡每橫截梯階一次時橫向位移,則可以求得,用多光束干涉法測得,而則從一張放大的顯微照片上測得。
后一篇文章:化學性質(zhì)的巖石與熱液成分的差異對蝕變方式的影響 »前一篇文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與電鏡是完全不同的一種顯微技術嗎?
tags:光學,光學顯微鏡,實驗,偏光顯微鏡,技術,生物顯微鏡,精密儀器,
本頁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wz/2326.html轉(zhuǎn)載注明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http://www.xianweijing.org/
版權申明:Copyright2012- 2015 禁止拷貝復制本站的文字和圖片,本站所有版權由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所有- 生物顯微鏡專賣-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百度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