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學蝕刻試驗來比較只用輪磨的效應與用輪磨加上濕式蝕刻的不同,在輪磨到200微米之后,就使用一種專門的化學混合蝕刻劑(TE1)。*這項化學制程是在55℃下作用了60秒,并且在一種已建立的佳化方法(best known method,BKM)為基礎下,提供背面金屬黏著性佳的去光澤(matte)及粗糙化表面。在進行化學蝕刻反應時,在矽晶圓被蝕刻的同時會產生氧化和逸氣(out-gassing)現(xiàn)象,因而造成矽晶圓表面產生高低起伏的粗糙形態(tài)。接下來測量矽晶圓的表面粗糙度,得到的數(shù)值為9547.5埃TIR與1574.5埃Ra,且從中心到邊緣具有小于10%不平整的表面粗糙度。如果只用背面研磨于矽晶圓上,其在表面不平整度、粗糙度及黏著能力上會有相當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