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莧科千日紅上會出現(xiàn)局部壞疽斑點?
顯微鏡分析寄主范圍測定
供試9個病毒分離株之寄主反應性并無顯著差異。為便于了解,列出4個代表分離株
在供試植物上之反應性。一般言之,所有分離株都能感染藜科中之接種葉經(jīng)過、5-10天
視溫度不同而異即產(chǎn)生局部壞疽病斑。
莧科之千日紅上同樣形成局部壞疽病斑;在葫蘆科中,香瓜與胡瓜之欣生葉均產(chǎn)生
嵌紋、脈緣:或凸起等病微,而香瓜之接種葉則形成壤疽斑;在矮南瓜上之病微
為嚴重,接種后約一周,其新生葉片常呈現(xiàn)網(wǎng)狀之葉脈黃化,隨后葉片產(chǎn)生嚴重嵌
紋、皺縮、葉片變形或成絲狀葉。
后一篇文章:夏日西瓜嵌紋蟲害怎么樣進行顯微鏡甄別? »前一篇文章:« 如何實驗藻類水溶性對于溫度以及光照度的影響?
tags:微生物,實驗,光學,植物學,植物顯微鏡,生物,生物顯微鏡,細胞顯微鏡,細胞學,試驗,生物顯微鏡,精密儀器,
本頁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wz/838.html轉載注明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http://www.xianweijing.org/
版權申明:Copyright2012- 2015 禁止拷貝復制本站的文字和圖片,本站所有版權由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所有- 生物顯微鏡專賣-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百度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