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雙極硅集成電路的主要電路元件
硅的類型和雜質濃度是由基片的類型或以后的處理方式所決定的。圖上并表示一個雙極硅集成電路的主要電路元件:晶休管,電阻和二極管。集成電路的全部制造過程就是:怎樣產生這些不詞的區(qū)域、元件的電路連接、電路測試以及為機械和環(huán)境保護提供管芯封裝。 一般工藝過程—硅集成電路 為了產生所需要的n型或P型區(qū)域,芯片區(qū)要用適當?shù)碾s質進行有選擇的摻雜:(1)在硅片上生長一層均勻的氧化物;(2)用光刻工藝在氧化層開窗口;(3)將適當?shù)碾s質擴散到曝露的硅內(氧化物防止了它下面的硅摻雜);(4)生長一層新的氧化物。如圖1-5所示,每制造一個硅集成電路,上述過程要重復進行6次。再經(jīng)過一道工序,刻在氧化物中的圖形就在硅內明顯下凹,然后用它來對準下一個圖形。硅的摻雜層也可以通過所謂“外延”,過程生長在硅片上。下而就每一道基本工序作一簡單敘述, 硅片制備硅集成電路制造中用的硅片,直徑達1.5-3.0英寸,厚度為0.010英寸,這是一種對特定平面經(jīng)過仔細定向,十分理想的單晶硅。為了得到這種單晶硅,要將硅經(jīng)過氣態(tài)反應的精煉,使其雜質含量小于1x10-9。然后使它熔化并加入含量為1 x 10-8的硼。后,用經(jīng)過嚴格定向的種晶,從這一熔液中拉出單品硅錠。拉出的硅錠具有均勻的直徑,長達20英寸。接著把它切割成厚約0.02英寸的薄片,并用化學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將其一個面研磨,并進行拋光,達到鏡面光沽度,終得到0.010英寸的厚度。
后一篇文章:保證膠膜厚薄為什么要對粘度和使用規(guī)程實行嚴格控制 »前一篇文章:« 闡述目前采用半導體和薄膜制造的主要工序
tags:成像儀器,數(shù)碼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精密儀器,
本頁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wz/2144.html轉載注明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http://www.xianweijing.org/
版權申明:Copyright2012- 2015 禁止拷貝復制本站的文字和圖片,本站所有版權由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所有- 生物顯微鏡專賣-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本站地址http://www.16mnwufgg.org.cn/
百度統(tǒng)計: